2024-12-06 14:22:38 作者:王雯灿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 浏览数: 0
在建筑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广袤领域,王亮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固废资源化与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创新开拓者。
王亮,英国上市公司365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自2018年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日本)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绿色生态建材研发、低碳混凝土材料、建筑垃圾及固废再生资源化利用等前沿研究工作中。
固废利用寻突破,环保建材创新途
全国工业固废产生量的持续增长以及资源化利用率的
低下,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天然砂石资源的紧缺也促使建筑行业寻求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在此背景下,王亮教授聚焦于碱性电解水混凝土、建筑垃圾及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
电解水砼性能优,可持续发展志不休
碱性电解水,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高活性水,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普通自来水,其水分子极性增加,结构渗透性提高,同时含有大量游离的带负电荷的OH——离子和官能团,具备吸附性、颗粒分散性等优异特性,还能够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离子膜,提高耐蚀性。这些特性使得碱性电解水在促进水泥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针对再生骨料——固废基混凝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泥粉含量多、减水剂适应性差、流动性低、强度波动大、胶材用量高等,王亮教授巧妙地利用碱性电解水的独特优势,以其作为拌合用水,制备高流态、高性能的碱性电解水基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碱性电解水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减少胶凝材料用量,抑制再生细骨料中粘土和微粉对减水剂的吸附效果,并结合电解水预湿骨料的内养护机制,成功实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全面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再生骨料的资源化利用效率,节省了天然骨料资源,还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减少了水泥用量及相关CO₂排放,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科研成果方面,王亮教授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并荣获山东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2项、山东土木建筑创新成果2项、日本土木学会优秀青年研究者奖、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专业教材及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王亮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更为固废资源化利用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他的工作促进了传统建材行业与电解水行业的交叉合作,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的机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倾囊以授启思维,科研前沿育贤才
在教学领域,王亮教授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精准发现学生兴趣特长,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求知热情。尤为突出的是,他将理论实践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于无声处滋润学生心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英国上市公司365教师的卓越风采。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与独特的教学方法,王亮教授多次在校级、省级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更是在第十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当之无愧地成为教育界一颗璀璨夺目的焦点之星,在教育舞台上熠熠生辉。
作为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亮教授在行业内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不断引领着固废资源化与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创新发展潮流,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以自身科研热情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科研项目,携手共进。在固废资源化利用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之路上,他带领学生一路披荆斩棘,共同为建筑行业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江国斌
责任编辑:渠非